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丨保护个人信息,谨防网络诈骗
近年来,信息网络的蓬勃发展带动了诸多新业态的腾飞。在信息时代阔步发展的今天,人们在享受着信息化社会所带来的智能、高效、便捷的同时,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漏洞窃取个人信息用于诈骗。这些不法分子不断翻新犯罪手法,紧跟社会热点,精心设计骗术,针对不同群体量身定做、步步设套,使广大人民群众蒙受了财产损失。
常见电信网络诈骗案例
1.虚假app诈骗。
李先生神色慌张地来到某银行,申请开立银行卡。网点经理上前询问其开卡用途,李先生表示准备向银行申请5万元贷款,支付其在某平台上的贷款保证金。值班经理认为男子的开卡用途可疑,向其进一步了解后得知李先生最近计划开办一家实体店,缺乏启动资金,故下载了一款贷款app,按操作提示填写个人资料后获批了20万元的贷款。但贷款在最后放款环节提示放款账号有误,随后自称是该app客服人员与之联系,要求其缴纳5万元保证金来解冻贷款资金,并出示了“监管部门公函”,强调必须在2小时内缴纳5万元保证金,否则将被控告“恶意套用贷款罪”,接受上门取证调查。被吓懵的李先生赶紧将其卡内的1980元马上转给对方,但因手头资金实在凑不齐5万元,这才想到来银行办理贷款支付该笔保证金。在仔细查看了李先生与对方的聊天记录后,网点经理基本确定这是一起典型的网络安全诈骗案件,随后帮助客户联系公安机关报案。
温馨提示:网上借贷需谨慎,贷款请认准官方app或到当地银行营业网点办理。
2.“征信修复”骗局。
张先生在购买新房办理房贷时,发现自己的征信报告存在多次信用卡逾期记录,导致银行拒贷,陷入困境。此时,两名陌生人士的交谈引起了张先生的注意,其中李某声称在王某的帮助下完成“征信修复”,并成功办理贷款。随即张先生主动加入交谈,并留下王某的下载和记娱乐的联系方式。后经多次联系,王某提出支付2万元即可帮助张先生“修复征信”,并要求其先支付40%作为定金。一个月后,王某通知张先生已经“征信修复”成功,并索要剩余的60%。但当张先生办理房贷再次来到银行时,发现逾期记录并未消除,在银行工作人员的解释下,方知被骗,此时王某已经联系不上。
温馨提示:任何个人和机构均无权修改或展示无误的信用报告,正规渠道的征信维权不收取任何费用,可到人民银行或向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。请务必谨防上当受骗,避免造成个人信息泄露或财产损失。
3.“克隆”好友诈骗。
某地派出所接到一起报警:有人伪装熟人微信,诈骗了5000元。受害人徐女士称:有一天她接到同学“王某”的好友申请,在发来的申请中备注了“同学王某,请通过”。她看了微信头像确实是同学“王某”照片后就通过了申请。之后的交谈中,“王某”能准确说出徐女士的名字以及上学时学校、班级等信息,再加上“王某”朋友圈的生活照片,徐女士慢慢相信对方就是自己的同学“王某”。突然有一天,“王某”发来消息说自己银行卡达到每日转账限额,有急事需要借5000元,明天就还钱。对方的语气很急迫,徐女士以为“王某”遇到麻烦,便没有多想就将钱转了过去。第二天,徐女士发消息询问“王某”,发现被对方拉黑后报警,才注意到自己被骗了。
温馨提示:“亲人”“同学”“朋友”网络借款需谨慎,转账汇款前务必通过电话、视频等方式核实对方身份。
一、防范个人信息泄露小妙招
1.网上购物谨防钓鱼网站,尽量到正规的大型网站,并仔细检查网站域名是否正确,不轻易接收和安装不明软件,不随便点击聊天中对方发来的链接。
2.身份证等证件复印时一定要写明用途,在含有身份信息区域注明“本复印件仅供xx用途,他用无效”和日期。
3.填写个人简历时要注意查看求职平台和企业是否正规,只写必要信息,不要过于详细地填写本人具体信息。
4.妥善保管、处理好包含个人信息的票据,如快递单、火车票等。
5.谨慎在网上或者街头参加一些需要填写真实身份、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的活动。
6.微信不添加来路不明的人为好友,不在朋友圈暴露自己家庭住址、子女情况等详细信息;在“附近的人”设置中,要谨慎开放陌生人查看权限,不晒包含个人信息的照片。
7.不要随意扔弃或出售银行卡,未经处理包含个人信息的手机、电脑等电子设备。
8.大型正规支付平台不会因为系统升级导致支付失败;对于自称是平台客服的人员,需要与官方客服电话进行联系并确认。
9.在网上对任何人都不能透露自己的支付密码和短信认证信息。
10.电脑、手机等电子设备应安装安全软件,并定时进行安全扫描,避免因系统漏洞被不法分子利用,导致个人信息泄露。
二、“五大反诈利器”有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
1.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;
2.拨打96110预警劝阻专线咨询;
3.关注12381涉诈预警劝阻短信通知;
4.全国电话卡“一证通查”服务查询名下电话卡信息;
5.云闪付app“一键查卡”服务查询名下银行卡信息。
“网络安全为人民 网络安全靠人民”。请广大投资者增强安全意识,共同维护网络安全环境。